查看原文
其他

跨过“娱乐之沟”和“实用之沟”,让阅读不再“自我折叠”

2017-04-25 GAUCHEWOOD 爸爸真棒


虽然现在大多数家长都很重视孩子的阅读,但是,爱读书的孩子要成长为爱读书的成年人,还要跨越两道深堑——“娱乐之沟”与“实用之沟”。许多孩子,就停留在了这两道深堑前面,还没等社会对他们进行“折叠”,就先开始了“自我折叠”。

我们一向以思维深刻见长的专栏作者GAUCHEWOOD‍,今天就以《北京折叠》作者郝景芳的少时阅读经历为例,剖析大多数人在成长中所经历的“自我折叠”,以及,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对抗这种折叠。


虽然老是见到所谓“中国人不读书”的说法,不过中国家长,特别是大城市的家长,对孩子阅读的重视程度是不可否认的。书店里童书的比例很高,而且很多孩子也确实是按照经典的阅读路线来走的:小时候读各种绘本,接下来读一些少儿百科全书、一些国际大奖儿童小说,然后就是哈利波特等等,似乎阅读能力和阅读热情都没问题。可遗憾的是,很多孩子到了初中,除了教科书,便只读一些良莠不齐的青春校园小说和玄幻小说了,或者热衷于综艺节目和体育节目之类。童年那些个充满好奇和热情的孩子,似乎上了中学就消失了。

对此,家长们不免大失所望。早知道这样,还不如从小上各种培训班多刷刷题呢,考试时至少还可以多挣点分。

不过,上述的这种现象并不是中国独有的特点。虽然说统计上中国人的阅读量比起日本人、德国人、以色列人是低一些,但就是传说中的阅读大国日本, 在小学生和初中生之间也有个阅读的明显落差:

日本全国读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日本小学生的读书量相对比较引人注目,而中学生的读书量却少得可怜。小时候那么喜欢书的孩子,中学时就不再读书了,在日本可谓是一种普遍的倾向。 

对此,斋藤孝《阅读的力量》中做出了一个回答:

殊不知,所谓小学时代喜欢书、喜欢读书等说法是有其特殊语境的。小学时代读的书,大多数都是儿童图书,用这种阅读量来跟成年人的读书量做比较的话,这种差距是说明不了什么问题的。

所以说, “读书”表面上都是盯着书本看的行为,但是按照书的内容和阅读动机,其实是需要分成不同级别的。从小朋友的阅读,到有教养的成年人的阅读,需要越过几个门槛,而这些门槛(“娱乐之沟”“实用之沟”,绝大比例的识字人口是终身没有越过的。 

要分析这个问题,我想借用雨果奖得主郝景芳的一篇自述文章中的读书三阶段来说明。

《北京折叠》的作者是如何阅读的

郝景芳在一篇微信文章《我是怎么爱上读书的》中,把她从小到大的阅读按照书目和目的分成了三个阶段。我觉得,她的经历可以用来做一个很理想的分析模型。因为据她自己说, 自己并没有什么特别高深的知识分子家庭传统,但是其特点是: 良好环境+野蛮生长。因此,我们可以把她的阅读史看成一个社会试验, 在有数量充足品种多样的阅读材料的情况下, 允许孩子通过自由选择和自由支配时间,不断地从阅读中获得自己所需要的心理能量和信息。 而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可以发现,这位被试怎样在不同的阶段转向了不同的方向 ,怎么通过阅读来实现成长。

1儿童阅读:寻找物质世界的拼图

最初的这个阶段, 我想称之为儿童阅读阶段 。 

阅读动机:“源于天生的好奇,想要好玩的世界”

阅读书目:从童话、《一千零一夜》到《十万个为什么》

此时,读书不需要拔得过高,它不过和日常玩耍游戏一样, 是孩子处于好奇的天性,来探索这个世界的过程。何以需要阅读?那是对世界提出问题的一种方式

按照英国的一个统计,4岁左右的小女孩平均一天可以问她母亲390个问题。不过,除非她是一个特例,否则4岁就是她的提问高峰年。孩子爱提问的原因,也就是TA为什么爱读书的原因。

人类作为一个自适应系统,个人的生存和成功都取决与对周围的人和事的环境合理地保持真实的图像。读书其实在这个阶段是孩子努力寻求他周围世界的真实图像的努力之一。他们努力观察周边一切,通过各种方式提出问题,获取信息,以便把眼前的世界拼接成一个完整的拼图。 

这时候,儿童对事物进行分类的“心理模型”尚未搭建好,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当他们提问时,不管是问大人还是读书,他们就是把这世界上的各种东西分类、贴标签,并将事情恰当地存储在大脑中的某个区域。

这个阶段孩子对大人提出的问题, 是“这是什么”、“为什么”、“接下来会怎样“。而他在阅读时,也是怀着这些个问题。这就是为什么孩子对各种类型的信息都很有兴趣(对于阅读而言,就是对于各种事物以及其细节都充满比大人大得多的兴趣),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这些都是未被贴上标签或未被分类的事物。

所以很多孩子对于恐龙和交通工具的知识会让绝大多数大人望尘莫及, 还有些孩子会把百科全书津津有味地从头读到尾。我那个还不到三岁的儿子,两个月前忽然对地图感兴趣,现在居然可以在地图上一下找到火地岛这样的小地方,记住了好几十个国家的国旗。旁观的大人可能会觉得,看来这孩子是个读书种子啊。不过往往未必如此,这只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阶段

而随着他们的成长, 目力所及的各种事物逐渐被贴上标签,被标记存档到头脑里了, 孩子也就不会再去思考它们,甚至可能不会再注意到它们 。满足好奇心是需要时间和精力成本的 ,所以到了初中,孩子就明显没有小学时候那么好奇了。试想如果一个中学生还像幼儿园的孩子一样,对路边跑过的蝴蝶和小狗都加以关注, 那他也许根本就不是好奇而是注意力涣散了。

不过, 随着智力的发展和情感的萌动,到了小学高年级, 孩子们往往又发现了新的一类问题,也就开始了新的一个阅读阶段。 

2少年阅读:寻找情感世界的拼图

第二个阶段则是少年阶段。-

目的:“开始代入自我角色,开始向往爱”

阅读书目:《红楼梦》、《简爱》、福尔摩斯和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小说集、漫画、武侠 

在这个阶段, 随着孩子的情感的发展和自我意识的成长,开始想像着自已作为大人世界中的一个角色, 和他人与社会发生复杂的关系和影响,即使是晚熟的男孩子也会开始看一下感情相关的小说(连东北汉子罗永浩有一次还自称是读过琼瑶全集的奇男子)。在这个阶段, 孩子们提出了新的问题:

我想成为怎样的社会人物? 在别人心目中是什么样的形象? 交什么样的同性和异性朋友?

这其实也就是他们致力于拼成情感世界的拼图。 这个阶段,他们通过阅读, 就好像进入人生模拟器一样,提前体验将来可能产生的人际关系,并且能在小说中找到各种借鉴和了解。

比如,为什么很多女生都喜欢看红楼梦?有一个原因就是里面有大量的不同性格的女性性格类型。喜不喜欢林黛玉就是个试金石,可以区分出不同的性格。北京语言大学教授谢小庆在《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ZHC》的口试中,二十多年反复使用的口试试题是“黛玉宝钗,你更喜欢谁?为什么? 他的理由是”因为一个超凡脱俗、气质优雅,一个善解人意、端庄稳重, 不管喜欢和不喜欢她们都有很多言之成理的理由。”

这对于小读者来说是也是很好的内心体验——我想成为怎样的人? 我想交怎样的朋友?

而如果如果从心理的源头出发,这其实是一种儿童的“心理理论”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出一种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的理解能力。他们开始理解自己所思考的、知道的、感知的以及所相信的也许与其他人有所不同,并开始了解到人们的许多行为是由他们自己的知识和信念引起或推动的)——你知不知道我知道你在想什么呢

从这个角度来看林黛玉,就是她虽然聪明,但她不为很多人理解,也不太理解别人(她和宝玉的纠葛大多数是处于误解),而且不知道除了生气还能如何处理。

郝景芳回忆自己小时候阅读《红楼梦》时的感想:

代入感最强的是黛玉,觉得她好,又替她着急,为何不懂口头让人,最终记住的是她为“知己”付出生命

所以如果能欣赏林黛玉这种带有诗意的性格,但却又能看出她的误区, 那么就对性格的成长很有好处。

另一本女性都喜欢的书《傲慢与偏见》,其实也是心理理论的发展过程。 达西表面上的傲慢,就是虽然本质不错,但不去理解他人的心理和处境;而伊丽莎白对他的偏见当然也是如此,而最后的皆大欢喜,也是因为他们两人各自在理解他人心理能力上的成长。

再经过这一波阅读,由于少年少女的世界相对狭隘,他们吸收的物质世界和情感世界的知识已经基本上可以满足日常所需。这也是为什么大学和成年后再读类似的小说,就觉得没那么有味道的原因。

很多年后再回头看,都是心的阶段,对自我、对爱情、对江湖的想象,在十三四岁达到了眼花缭乱的满足,大学阶段读类似的,已经觉得无味。

3精英/成人阅读:跨越娱乐之沟与实用之沟

那么第三阶段呢,我还没想好叫成人阶段还是叫精英阶段。或者说, 在古代是精英阶段, 而现在则应该是成人阶段。

目的: “开始关心书外的自我, 想提高自我” 

阅读书目:《火与冰》、《不见的城市》、《百年孤独》、《一九八四》

如上所述, 前两个阶段的阅读其实就满足了一个读者的绝大多数心理需要。所以说,中学生少读书或者阅读品味不高的问题,其实不是阅读能力,而是阅读意愿的问题。到了某个阶段,他就自愿地停留下来。因为随着他对这个世界的自以为熟悉, 他觉得未知的越来越少,就没有问题可以提出了。

如果要继续前行,眼前的是两条深堑——“娱乐之沟”和“实用之沟”。

“娱乐之沟”指的是, 如果仅仅沿袭着童年的读书动机,那么会变成所谓的的消遣主义,成为单纯的好奇心的俘虏。即使是有一点知识类的好奇, 现在有了搜索引擎,似乎也就可以一键看到答案, 这也就是所谓的“谷歌使得我们更愚蠢”。

而假如读书只是作为一个娱乐方式的话,电视游戏之类的形式远远比阅读要简单的多,而且最重要的是可以得到及时反馈和及时快感。习惯了这种及时快感以后,就很难再回到阅读那种19世纪风格的缓慢快感中去的。

福尔摩斯小说中有一篇《歪嘴男人》,书中的那位体面的年轻绅士,发现在街头乞讨可以轻松地挣到大笔收入,那就很难说服自己每天在规规矩矩地上班去。“不难想到,把脸涂上一点儿化妆品,帽子往地上一放,安安静静地在那儿一坐,我一天就能挣两英镑;我了解了这些以后,再要安下心来辛辛苦苦地去做那份一星期才挣两英镑的工作,真是难上加难哪。”

而“实用之沟”指的是, 从实用的角度来说,要取得好成绩,表面上看,读教科书和做习题的时间肯定是投入越多越好。两点之间不是线段最短么?“要应付考试,所以没空读书”。中学生在应试压力下,由于时间的稀缺,被迫缩窄了心智带宽。

从每本教科书都是为了完成一个教学任务的这个角度出发,所有教科书都是实用主义的。

这种中学生阅读的庸俗化,很多家长认为这是一时的现象,而且也挺有理由。有的觉得, 孩子学习太累了, 休息时间就读一些不用动脑的玄幻小说轻松一下,也算劳逸结合么? 有的觉得,考试成绩提高最重要, 课本外的闲书,不妨进了好大学再读吧?

然而,在这两条深堑限制下的阅读品味的止步不前,即使不说那些更抽象更遥远的人格培养人生道路选择之类,而纯粹从短期的角度出发,也是非常不利的。 

现在的中学课业越来越繁重,意味着学生需要很快地理解和掌握越来越大量、越来越抽象的知识。在时间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对于现实生活中距离颇远的内容产生一定的感情和兴趣,是很难集中注意力读好的。从心理学常识来说,人不是机器,做任何东西都不是完全凭借智力,而是要通过兴趣产生关注,关注驱动情感,情感驱动智力

举我认识的两个孩子为例。有一位小学还可以的孩子在中考时成绩很差, 家人都大为惊奇,而我却早有预感。因为我在他初二时跟他聊过天,都是谈些快乐大本营之类的事情。我心里想,对于这样的孩子,文言文和物理,岂不是毫无意义的学科? 

另一位女孩从小博闻强识,但初中由于课业繁重放弃了阅读时间。高二时她历史成绩不好,我自认算是个历史爱好者,就自告奋勇想给她补习。翻开如今的高中历史课本,居然已经细分成政治卷、社会卷、文化卷,里面大量扩容了密密麻麻的细节,如果是高中时的我看到这样的历史课本,一定欣喜不已,但是这个孩子却说,自己对历史无感,这些只是需要记忆的可恨题目。那么,需要多么强大的自制力才能让自己掌握这么大量的无趣细节知识呢?

德鲁克在他的《管理的实践》中讲过三个石匠的寓言故事:

有人找到三个石匠,询问他们在做什么。第一个石匠回答说:“我在凿石块,我就是靠这个过活的。”问到第二个石匠时,他停下来说:“我是个琢石块的专业人士。在我们这一行,我做的活儿是最好的。”问到第三个石匠,他满脸梦幻般的憧憬,回答道:“我在建造一座大教堂。”

所以在读书时,如果像第一个石匠那样学习只是为了服从学校要求,或者像第二个石匠一样,学习是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力和智力, 那么,和下意识地为了理解世界的规律而学习的学生, 即使智力一样, 在效率上也会有极大的差别。

如果当你在学习物理定律和历史事件时,能直接感受到这些知识帮助你更多地理解这个世界,学习内容对你的智力的刺激程度自然就会提高。这和你仅仅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作业,或者得到同学的景仰,自然是很不一样的。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弗吉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威林厄姆说:

记忆是思考后的残留物。

所以如何让学生记住事情?认知科学给出的答案很简单: 思考它的意义。如果对情感和智力的刺激越少,那么掌握一个知识其实反而越难。 

所以很多中学生越是埋头习题,成绩越难以进步。TA自己放弃了从童年起就具备的最强大的学习工具——问问题的能力。

如果是在古代,确实只有精英才需要会“问问题”,因为绝大多数人口都是农民,一辈子千篇一律,只有精英阶层才需要有丰富知识和明智判断的能力。这就是为什么我把第三个阶段称为古代的精英阶段。可是到了现代,每个成人都不得不时刻做出或大或小的判断,找什么工作/跳不跳槽/结不结婚/住在哪里等等,这就对每个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阅读的第三阶段,是现代社会的每个成人都应当经历的。


在被社会折叠之前谨防“自我折叠”


我们现在已经习惯用“折叠”来形容社会阶层的固化。社会阶层分化其实是永远存在的,问题只在于其垂直流动性如何。但是,这个流动性虽然有整个社会体系的因素,但是具体到每个人呢?

假如你的孩子只是安于现代世界提供的娱乐,或者只愿意学习马上就可以收益的的内容,换言之,如果他不愿跨过“娱乐之沟”与“实用之沟”,那么凭什么期望他能进入所谓更高的阶层呢? 

就算由于国内的教育制度的局限,确实有不少人通过刷题进入好大学。 但是,在起点同等的情况下,还是安于“娱乐主义”的成人,必然技能退化过时,始终在日常生活的泥泞里挣扎;安于“ 实用主义”的成人, 只能永远像中学时多得一点分数一样, 想着读些确保他能多挣一些钱的所谓“干货”。而只有达到第三阶段的成人, 才能拓宽心智带宽, 想得更远,学得更早,见到更大的世界。

现在本来是个信息空前丰富的世界,而且由于未来的不确定性,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地学习。可是,多少人却从少年时起就被“娱乐”和“实用”这两道沟挡住了通往广大世界的道路,这不妨称为:认知世界时的“自我折叠” 

在阿瑟克拉克的《2001:太空漫游》开头, 他慨叹那些与猿人争夺食物的东非巨兽,其实正是猿人不敢奢望的大宗食物的潜在源泉,这些走动的美食,不仅是猿人们力量所不能取,也是他们想象所不能及的。“自我折叠”的人,正如这些猿人一样:“身处丰饶之中,却逐渐饥饿至死。”

如何才能避免孩子将来“自我折叠”?这可比童年时给孩子买一大堆绘本要难得多了。学校的指导无力和课业繁重,在这个方面更是起到了不小的反作用。但是正如马克·吐温说:“我不会让学校阻挠我的教育”,帮助孩子进入高级的阅读阶段, 是个非常复杂和需要耐心的过程,但是家长至少可以做到,在孩子早期的“儿童阅读”和“少年阅读”阶段,就埋藏下种子。

当少年期的孩子在阅读《射雕英雄传》的时候,TA会不会对宋朝的生活习俗产生好奇呢?阅读《尼罗河畔的惨案》的时候,TA除了关注到底谁杀了谁、谁爱上了谁,会不会也对当时英国的社会情况产生一定的了解呢?

当童年期的孩子阅读喜欢的汽车绘本时,除去关心汽车的外观和速度,他会不会也去关心汽车究竟是怎么行驶的呢?

而家长,能不能帮助孩子做到这一点呢?

194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伊西多·拉比说,大部分母亲在孩子放学回家后都会问一句:“你今天有没有学到什么东西?”但自己的妈妈当年却问:“拉比,你今天有没有提出一个好问题?“

所以,当看到孩子在津津有味地阅读时,也许家长可以问他:

你能对这本书提出什么样的好问题?


>>>> 延 伸 阅 读

您可以直接点击标题看本文作者此前在爸爸真棒上发表的文章:

《像李小龙打拳一样写作文,绝对稳准狠!》

《在多长的时间维度考虑问题,决定了你孩子的人生》

《在上风位,和聪明人奔跑》

《学霸与学渣之间的无人地带》

《幸福公民or劳动机器?再看中国和丹麦学生的教育比试》

清华爸+复旦妈打造的原创教育平台

聚焦国际化教育和学习力研究

点击菜单栏,阅读我们为您精选的专栏文章;

或回复以下关键词找到您需要的:

国际教育|学习力|在美国 |他山石 |爸爸说 

优学习 | 好习惯 | 特会玩 | 心成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